新聞

2025年10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香港仔工業學校 - 2025年10月
學業品德相輔相成 多元機會發光發亮
香港仔工業學校創辦於1935年,至今已接近90年,是少數附設寄宿計劃的文法中學,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和經歷,多年來在各個領域培育了大量優秀人才。學校以「陪伴」的教育理念貫徹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寄宿生活,透過規律學習、有序作息,糅合為人處事的正確價值觀,藉着宿舍生活讓學生「學讀書、學做人、學走永生的路」。沈明輝校長深信教育是「以生命影響生命」的工作,每一位學生都有各自的天賦潛能,老師會與同學建立良好的教育關係,通過教導、陪伴和鼓勵,使他們能夠愉快學習及茁壯成長。學生得到老師、舍監、導師、神父等的陪伴,協助他們持續進步、發揮才能,達至全人發展。
嶄新STEAM教育 打造「科創學校」
學校緊跟時代步伐,積極推進STEAM教育,融合科學、科技、工程及數學科課程,培養學生對創新科技的認知與發展,和動手實踐的能力,為學生提供創新課程及先進設備。在初中階段,學校實施跨學科的STEAM課程,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,靈活解決現實問題,豐富學習經歷。
與此同時,學校近年於高中開展「數碼新苗培育計劃」,提供全港首個以中學生為對象的BIM(建築信息模型)課程,結合STEAM教育與建築科技,配合未來需要,裝備學生掌握市場主流的專業工具與數碼技能,包括Revit 3D建模訓練,協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與設計邏輯;之後會延伸至Shapr3D結合醫療科技等應用層面,培育學生成為數碼新力軍。
近年來,學校更獲得捐助,成立了「ATS Fr.Martin STEM發展基金」,最高捐款達港幣一千萬元,延續STEAM教育的優勢。學校增添了3D打印機、激光金屬切割機及高效能電腦,提升硬件設施,幫助學生發揮創意。基金還設有獎學金,支持學生參加國際比賽或展覽。
在全面的教育策略下,學生在各大比賽屢獲佳績,充分展現出他們的才華與潛力。這些成就彰顯了學生在創新與專業領域的卓越表現,並為學校樹立了良好榜樣。
創科比賽屢創佳績 成就卓越、展現潛能
學校近年在科創競賽與國際交流領域屢創佳績,彰顯多元育人成效。例如在國際Universal Robotics Challenge實現2022至2024年三度奪冠;連續四年代表香港躋身創意思維世界賽總決賽,2024年獲亞軍後,2025年再奪冠軍。工程與能源領域同樣耀眼:2025年新世代校際物流賽中,五名學生以AI與智慧感測技術破解冷鏈難題摘得總冠軍;第17屆中學基建模型創作比賽包攬總冠軍、最佳外觀等四項大獎;2024年香港科大低碳能源挑戰賽亦登頂冠軍。此外,在國際交流中,學校還連續兩年獲邀參展英國BETT Show,讓學生在跨文化比拼中體悟學習樂趣。
「寄宿教育」計劃 全方位照顧學習需要
學校設立「寄宿教育計劃」,沈校長表示,寄宿生活重視「學讀書」及「學做人」,讓學生更專注於學習和個人成長。宿舍有規律的作息時間,分配讀書和休息時間,每晚設有兩節自修時間,宿生可在此段時間溫習及完成功課,導師和學長會提供即時指導,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。
寄宿生活不僅提供住宿,還透過有序的日常安排,如早晚禱的「小故事大道理」、星級學習計劃及補習提升計劃,支援學生的各方面需求。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,學生的學習氛圍增強,成績自然提升。為鼓勵學生努力學習,考取全級或全班第一的學生將獲得全年宿費獎學金。不少學生主動延長自修時間,互相學習,激勵彼此,促進學習氣氛。
提供規律寄宿生活 建立正確態度、促進全人發展
在寄宿生活中,來自不同背景的宿生需學習自理與合作。例如,他們輪流準備餐具、分配膳食,並共同清潔,這有助於培養合作精神。高中生也會主動帶領學弟,建立領導才能和責任感。
沈校長表示:「我們希望提供規律且均衡的寄宿生活,激發學生興趣,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。」舍監林神父每晚講故事,討論感恩和責任等原則,讓學生學會「做人」,並透過神父的分享認識天主教。
宿舍定期舉辦活動,邀請畢業校友分享他們在「學讀書」和「學做人」方面的經驗。沈校長補充,許多校友回饋母校,擔任指導員助理,這不僅是傳承,也讓學生看到學習的目標。
課外活動豐富多樣 創造不同學習機會
學校在重視學生學業成績的同時,積極促進多元潛能的發展,開設超過60項課外活動,以滿足學生的需求。每天放學後,宿生可參加各類活動,從傳統的制服團隊到雜耍、香工、IPSC槍研會及無人機學會等,幫助學生培養廣泛興趣,激發潛能。
在國際獅子會的支持下,學校設立了體適能訓練中心,提供專業器材,提升學生的體育表現。沈校長表示:「我們重視長跑和划艇訓練,以鍛鍊學生的堅毅精神。」學生在各項比賽中表現優秀,有學生更被選為三項鐵人香港代表隊成員。
對於走讀生,學校提供「課後培育班」,安排導師進行學習支援,並設有團體遊玩時段,讓學生在學習之餘放鬆。課後培育班結束前,老師分享心得並帶領同學祈禱,關注他們的身心靈發展。此外,每月舉辦的工作坊和外出活動,如遠足、主題樂園參觀、歷奇營及社區體驗,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和多元成長的機會。
老師陪伴、照顧需要 啟發學生發揮潛能
學校深信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天賦潛能,因此提供多元機會讓他們發揮,亦重視老師的陪伴,透過課外活動滿足學生的需求。老師根據自身興趣和專長,帶領各式活動,深入了解並陪伴學生成長。
新建的桌遊及智力運動青年中心配備了各類桌上遊戲和康樂用品,讓老師與學生在課餘時間共享輕鬆的娛樂環境。沈校長表示:「學校全力支持學生的發展,放學後同學可在圖書館閱讀或前往桌遊室放鬆。」透過桌遊,學校希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團隊精神。
看到一張張快樂的同學笑臉,讓老師感受到他們的成長與快樂。中心展示學生組裝的模型,這不僅增強了學習成就感,還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努力的關注與支持。